【返校熱潮】白色恐怖元素讓台片《返校》熱爆 12月香港上映(有片)

社會熱點

發布時間: 2019/09/28 09:30

最後更新: 2019/09/29 17:48

分享:

分享:

改編自同名驚悚推理電子遊戲、以白色恐怖作歷史背景的台灣電影《返校》,上周五(20日)在台上映後,迅速成為社會話題,票房走勢凌厲。有影評人指,這齣電影的成功源自他勾起一代台灣人的悲痛憶、引起了年輕一代對歷史的好奇,激發人們對自由的反思。而該片據報12月在香港上映。

根據統計,《返校》在台上映首日票房就衝上2750萬(新台幣,下同),打破之前《賽德克・巴萊:太陽旗》多年來的首日票房紀錄。至截稿時,票房累積已達9000多萬,已是今年台灣本土電影的票房冠軍。

《返校》故事設定在1962年、即台灣戒嚴時期的一所高中,高三女學生方芮欣和學弟為主角,兩人於暴風雨中的校園中醒來,試圖離開學校,並想尋找失蹤的老師和同學們;但二人遭鬼魅所困,其後從鬼魂身上了解到,他們是因政治案件「被失蹤」。

由電玩改編 揉合恐怖和政治元素

《返校》一開始是一家台灣遊戲公司製作的電子遊戲,其後被買下版權,片商用兩年半時間拍攝成電影。

這齣講述台灣戒嚴時期白色恐怖、政治迫害的電影為何會大熱?有評論認為,主因是任何年齡層的台灣人都會對此有興趣,因這段歷史是老年、中年人的集體回憶;年輕人因在電玩吸引力、對歷史好奇的驅動下,產生觀賞的興趣。

《返校》劇照。

有台媒報道指,一些台灣人更是子女與父母一同入場觀看,他們各自在片中找到自己感興趣的元素。

台灣影評人膝關節(筆名)說,「這部片不是為某種政治理念宣傳的電影。若純粹為了政治議題去上戲院,這種購票行為對影迷來說太沉重了。我認為《返校》的成功理由在於保留遊戲中驚悚及推理的有趣元素,再去包裹台灣歷史,撩撥年輕人對於那段歷史的好奇心,」膝關節說。

《返校》導演徐漢強,以及該片監製、資深演員李烈在接受台灣網紅「視網膜」訪問時都說,此片不是要介入台灣白色恐怖的政治辯論。

吸引老中青三代 激發反思自由

但其中徐漢強補充,《返校》在驚悚元素之下,邀請觀影者思考「自由」的重要性。李烈則說,這部電影能讓觀眾思考過去,「面對過去比強迫忘記好。」

另外一些評論則說,《返校》的美術高超,營造出恐怖氣氛,重現舊台灣生活面貎,增加其吸引力。而電影裡許多精警台詞,諸如「你是忘記了,還是害怕想起來」等,都增加了觀眾共鳴。

所謂台灣戒嚴,是指中華民國台灣省政府主席兼台灣省警備總司令陳誠,1949年5月19日頒佈的戒嚴令,宣告自同年5月20日零時起在台灣省全境實施戒嚴。戒嚴令主要應對中共滲入,但卻衍生出大量違反人權的事件,被是指台灣一代人的傷痕。戒嚴令歷史38年,至1987年解除。

《返校》預告片

責任編輯:伍樂

開啟hket App,閱讀全文
訂閱《香港經濟日報》電郵通訊
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,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
訂閱《香港經濟日報》電郵通訊
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,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